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及方面众多,需要持续发力。即将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无障碍环境全要素、全链条、全场景作出了系统的规定,总台记者在各地探访了医院、学校、银行、景区、大型商业街等诸多不同场景无障碍建设情况,有哪些别具匠心、优秀的无障碍设计?首先去医院、学校和银行看一看
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看到前来就医的市民王怡。前不久她意外扭伤,原本独自前来有些担心的她发现,这里不仅有2小时内免费使用的共享轮椅,还有十几台无障碍自助服务机,即便坐在轮椅上,也能很快完成挂号、预约、缴费等各项操作。
温岭市民 王怡:这个高度对于我们这种行动不便的人来说,或者是老年人(操作)都是比较方便的。
记者发现,这些无障碍自助服务机界面简洁,并且配备了大字体。医院还对缴费、取药、抽血等窗口全部进行低位改造。在候诊区、候检区和输液区都设置了无障碍席位。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管理处主任 叶慧君:所有的区域全部进行了无障碍通道的改造,贯穿我们病人就医的全流程。
在安徽广德中学,今年上高二的彭雨涵带记者打卡他的校园。他是一名双腿肌肉萎缩症患者,去年考入这所依山而建的学校的时候,还有些忐忑,但入学后他发现,校园里人性化的无障碍设施让他和其他有障碍的同学,都能够“大步向前”。学校里餐厅打饭窗口的高度是80厘米,还设置了写字板和爱心餐桌,让听力或言语障碍的同学也可以畅快交流。
广德中学教师 易善清:教室就在这边,当时有这个台阶,后来这地方就加装了一个无障碍通道,包括这个无障碍的扶手。我们的卫生间,也是后来专门改造的。
在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教师吕洪良向记者点赞自己常办理业务的一家银行。曾经这家银行门前的5级台阶困扰了他许久。今年年初,银行对门口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让他再来办理业务方便了许多。
东北财经大学教师 吕洪良:我就不需要给别人添麻烦了,我自己的这个心理负担也会放下。
在银行门口,记者看到,这个无障碍坡道折返处的休息平台有足够的空间满足轮椅回旋转弯,坡道的坡起和终点的扶手位置还设置了可触摸的盲文提示,也极大地方便了视障人士。
大连银行东财大支行行长 张书新:日常来大连银行办理业务的客户当中,经常能看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大连银行建设有无障碍通道的网点共96家,占大连银行全部营业网点近60%。目前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纳入大连银行的网点建设规划中。
不仅仅学校、医院、火车站等公共场所需要无障碍设施,很多被采访者反映,每天生活的社区更呼唤无障碍环境。老旧小区改造这样的关键“小事”,直接关系着大家的幸福感。
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中,无障碍建筑设计师靳喆和团队,把微小设计见温度的理念贯穿到每一处,并参与《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研究》等国家重点课题,让居民在家门口迎来美好生活。
零距离感受老旧小区微改造,靳喆带记者走进了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厂甸11号院小区。从2019年开始,北京对城六区和通州区老旧小区开展“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并逐步遴选出100个小微城市公共空间项目,厂甸11号院小区就在其中,无障碍和适老化是改造重点。改造前居民们觉得最头疼的就是障碍众多,公共空间小,靳喆的改造就从这里开始。去除环境中杂乱的障碍物,创造出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
中建设计研究院宜居环境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 靳喆:座椅材质用了木质的,这样夏天不会很烫,冬天也不会很冰。同时也给老年人设计了一个撑扶的扶手,便于他们起身的时候助起。
靳喆告诉记者,现在的老年活动中心和儿童图书室在改造前是一个厂房,厂房外原来还有三步台阶。他们不光对台阶进行了坡化处理,还用无障碍坡道实现了空间衔接,轮椅、婴儿车和小孩的滑板车,在小区都能畅行无阻。
中建设计研究院宜居环境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 靳喆:设计的宗旨要以老百姓的需求为前提。国家(无障碍坡道坡度)标准要求是1:12,咱们肉眼可能看不出太大的变化,都是坡道,但是1:8轮椅上都特别费劲,到1:12我们进行测试的时候发现我们使用是很舒适的。所以说,基于人的需求,才能更合理。
出于对居民安全的考虑,设计师把扶手、座椅等构筑物的直角部分都进行了圆角改造。为了避免轮椅和鞋跟不小心卡进地漏格栅板,设计师把常见的长条地漏格栅板替换成了缝隙更小的圆孔格栅。还充分利用空间,开辟出一小块室外健身区域。小区的种种变化让在这里居住了十年的屈阳一家深有体会。
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厂甸11号院小区居民 屈阳:以前首先肯定是比较脏比较乱,也没有什么给孩子活动的空间。改造之后明显空间比原来大很多,有更多小朋友包括老人都愿意在底下活动了。
中建设计研究院宜居环境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 靳喆:无障碍环境建设一定要与城市更新、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协同开展,分序分类科学规划,达到最好的效果。
让我们环境无碍,需要法治护航,需要有关部门、专业人士的努力,也需我们每个人爱的付出。生活中,你我的举手之劳,可能就能帮助那里出行有困难的人士。董丽娜,是全国首位视障播音硕士毕业生,她制作的如何为视障朋友提供帮助的视频受到许多网友的关注。戳视频,让她带我们学学路遇视障人士该如何伸出援手
董丽娜:一位完全看不到的视障人士独立行走在陌生的环境当中,其实是有一些挑战的。为什么呢,因为不一定会碰到什么样的障碍物。 还是有占(盲道)的车辆,还挺多。绕过它。
我们看到在人行道上会有这种黄色的(地)砖,这个其实不是一种装饰,这个是盲道,它上面会有条状或者是点状的(图案)。条状指的是直行,点状就是转弯或者停止这样一个标志。盲道是不是很安全呢?并不是。因为刚开始就会有(障碍物)一些(自行车)车在挡(盲道)路,这样的现象是挺常见的。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把你们的车辆或者各种各样的东西放到盲道上。
当你看到一个视障人士独立行走的时候,不妨走上前去,主动询问他是不是需要你的帮助。
这位志愿者是非常有礼貌的。她首先触碰一下视障人士的胳膊,表示在跟她说话;其次她问“需要我的帮助吗?”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要直接拉着盲人朋友的盲杖往前走,或者直接说,“来,跟我走。”这都是不太合理也不太礼貌的。一般情况之下,视障朋友都会很愿意跟志愿者走一段路。
请视障朋友站在志愿者的后方半步的距离,可以用手扶着(志愿者)你的胳膊。千万注意,不可以把视障人士推到前方,那样他们会非常没有安全感,因为是视障朋友先碰到障碍物。如果有上下台阶,那(志愿者)有一个明确的语言提示就可以了。
董丽娜:这个时候,视障朋友可以自然跟随。如果有多级台阶,比如说两级金贝体育官网、三级,(志愿者)也可以做更明确的提示,比如说“上两级台阶”。所以引领视障人士是一件挺简单的事。希望大家在路上如果真的看到独立行走的视障朋友,不妨主动伸出援手,陪他走一段更快捷、更顺畅的路。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门性法律,它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无障碍受益人群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及方面众多,需要持续发力。即将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无障碍环境全要素、全链条、全场景作出了系统的规定,总台记者在各地探访了医院、学校、银行、景区、大型商业街等诸多不同场景无障碍建设情况,有哪些别具匠心、优秀的无障碍设计?首先去医院、学校和银行看一看
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看到前来就医的市民王怡。前不久她意外扭伤,原本独自前来有些担心的她发现,这里不仅有2小时内免费使用的共享轮椅,还有十几台无障碍自助服务机,即便坐在轮椅上,也能很快完成挂号、预约、缴费等各项操作。
温岭市民 王怡:这个高度对于我们这种行动不便的人来说,或者是老年人(操作)都是比较方便的。
记者发现,这些无障碍自助服务机界面简洁,并且配备了大字体。医院还对缴费、取药、抽血等窗口全部进行低位改造。在候诊区、候检区和输液区都设置了无障碍席位。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管理处主任 叶慧君:所有的区域全部进行了无障碍通道的改造,贯穿我们病人就医的全流程。
在安徽广德中学,今年上高二的彭雨涵带记者打卡他的校园。他是一名双腿肌肉萎缩症患者,去年考入这所依山而建的学校的时候,还有些忐忑,但入学后他发现,校园里人性化的无障碍设施让他和其他有障碍的同学,都能够“大步向前”。学校里餐厅打饭窗口的高度是80厘米,还设置了写字板和爱心餐桌,让听力或言语障碍的同学也可以畅快交流。
广德中学教师 易善清:教室就在这边,当时有这个台阶,后来这地方就加装了一个无障碍通道,包括这个无障碍的扶手。我们的卫生间,也是后来专门改造的。
在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教师吕洪良向记者点赞自己常办理业务的一家银行。曾经这家银行门前的5级台阶困扰了他许久。今年年初,银行对门口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让他再来办理业务方便了许多。
东北财经大学教师 吕洪良:我就不需要给别人添麻烦了,我自己的这个心理负担也会放下。
在银行门口,记者看到,这个无障碍坡道折返处的休息平台有足够的空间满足轮椅回旋转弯,坡道的坡起和终点的扶手位置还设置了可触摸的盲文提示,也极大地方便了视障人士。
大连银行东财大支行行长 张书新:日常来大连银行办理业务的客户当中,经常能看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大连银行建设有无障碍通道的网点共96家,占大连银行全部营业网点近60%。目前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纳入大连银行的网点建设规划中。
不仅仅学校、医院、火车站等公共场所需要无障碍设施,很多被采访者反映,每天生活的社区更呼唤无障碍环境。老旧小区改造这样的关键“小事”,直接关系着大家的幸福感。
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中,无障碍建筑设计师靳喆和团队,把微小设计见温度的理念贯穿到每一处,并参与《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研究》等国家重点课题,让居民在家门口迎来美好生活。
零距离感受老旧小区微改造,靳喆带记者走进了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厂甸11号院小区。从2019年开始,北京对城六区和通州区老旧小区开展“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并逐步遴选出100个小微城市公共空间项目,厂甸11号院小区就在其中,无障碍和适老化是改造重点。改造前居民们觉得最头疼的就是障碍众多,公共空间小,靳喆的改造就从这里开始。去除环境中杂乱的障碍物,创造出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
中建设计研究院宜居环境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 靳喆:座椅材质用了木质的,这样夏天不会很烫,冬天也不会很冰。同时也给老年人设计了一个撑扶的扶手,便于他们起身的时候助起。
靳喆告诉记者,现在的老年活动中心和儿童图书室在改造前是一个厂房,厂房外原来还有三步台阶。他们不光对台阶进行了坡化处理,还用无障碍坡道实现了空间衔接,轮椅、婴儿车和小孩的滑板车,在小区都能畅行无阻。
中建设计研究院宜居环境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 靳喆:设计的宗旨要以老百姓的需求为前提。国家(无障碍坡道坡度)标准要求是1:12,咱们肉眼可能看不出太大的变化,都是坡道,但是1:8轮椅上都特别费劲,到1:12我们进行测试的时候发现我们使用是很舒适的。所以说,基于人的需求,才能更合理。
出于对居民安全的考虑,设计师把扶手、座椅等构筑物的直角部分都进行了圆角改造。为了避免轮椅和鞋跟不小心卡进地漏格栅板,设计师把常见的长条地漏格栅板替换成了缝隙更小的圆孔格栅。还充分利用空间,开辟出一小块室外健身区域金贝体育官网。小区的种种变化让在这里居住了十年的屈阳一家深有体会。
北京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厂甸11号院小区居民 屈阳:以前首先肯定是比较脏比较乱,也没有什么给孩子活动的空间。改造之后明显空间比原来大很多,有更多小朋友包括老人都愿意在底下活动了。
中建设计研究院宜居环境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 靳喆:无障碍环境建设一定要与城市更新、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协同开展,分序分类科学规划,达到最好的效果。
让我们环境无碍,需要法治护航,需要有关部门、专业人士的努力,也需我们每个人爱的付出。生活中,你我的举手之劳,可能就能帮助那里出行有困难的人士。董丽娜,是全国首位视障播音硕士毕业生,她制作的如何为视障朋友提供帮助的视频受到许多网友的关注。戳视频,让她带我们学学路遇视障人士该如何伸出援手
董丽娜:一位完全看不到的视障人士独立行走在陌生的环境当中,其实是有一些挑战的。为什么呢,因为不一定会碰到什么样的障碍物。 还是有占(盲道)的车辆,还挺多。绕过它。
我们看到在人行道上会有这种黄色的(地)砖,这个其实不是一种装饰,这个是盲道,它上面会有条状或者是点状的(图案)。条状指的是直行,点状就是转弯或者停止这样一个标志。盲道是不是很安全呢?并不是。因为刚开始就会有(障碍物)一些(自行车)车在挡(盲道)路,这样的现象是挺常见的。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把你们的车辆或者各种各样的东西放到盲道上。
当你看到一个视障人士独立行走的时候,不妨走上前去,主动询问他是不是需要你的帮助。
这位志愿者是非常有礼貌的。她首先触碰一下视障人士的胳膊,表示在跟她说话;其次她问“需要我的帮助吗?”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要直接拉着盲人朋友的盲杖往前走,或者直接说,“来,跟我走。”这都是不太合理也不太礼貌的。一般情况之下,视障朋友都会很愿意跟志愿者走一段路。
请视障朋友站在志愿者的后方半步的距离,可以用手扶着(志愿者)你的胳膊。千万注意,不可以把视障人士推到前方,那样他们会非常没有安全感,因为是视障朋友先碰到障碍物。如果有上下台阶,那(志愿者)有一个明确的语言提示就可以了。
董丽娜:这个时候,视障朋友可以自然跟随。如果有多级台阶,比如说两级、三级,(志愿者)也可以做更明确的提示,比如说“上两级台阶”。所以引领视障人士是一件挺简单的事。希望大家在路上如果真的看到独立行走的视障朋友,不妨主动伸出援手,陪他走一段更快捷、更顺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