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贝体育官方金贝体育官方随着经典民谣《旭日之屋》音乐声响起,中国花滑名将金博洋身着新战服亮相赛场。
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上,金博洋带来了“摇滚风”自由滑表演,女单新秀陈虹伊则上演了中国风节目《我欲飞翔》,两人最后分别获得男女单人滑冠军。
花样滑冰是一个高度融合艺术与竞技的体育项目,除了让人赏心悦目的表演,选手们身上的“考斯腾”也是关注的焦点。从无到有,一件花滑比赛服是怎样诞生的?近日,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的刘莉教授团队,揭秘了战衣设计制作背后的故事。
此次中国杯是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系列赛的6站分站赛之一,因疫情原因,本赛季采取运动员在本国或者就近参赛的方式,因此今年中国杯出战的都是中国本土选手。
从2018年-2019年赛季接获设计制作任务以来,这已是刘莉团队第三次和中国花样滑冰队合作。刘莉介绍,起初,设计团队只负责给“葱桶组合”隋文静和韩聪设计双人滑服装,第二年又增加了单人滑服装并尝试做冰舞服装,今年中国杯,花滑队的服装则全部由其团队负责。
“每一套服装都有它独特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主设计师赵雅捷表示,花滑服装设计实际上并没有特别统一的风格,每一套服装都要结合选手选定的乐曲、动作以及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和性格量身定制。
比如,金博洋自由滑选曲《旭日之屋》是一首经典民谣,曲风属于布鲁斯摇滚风格,本身带有叛逆和不羁,因此,团队在设计时运用了摇滚元素,以星空、宇宙的黑白色图案为主色调,再加入银色网纱点缀金贝体育平台,让其更有层次感。服装底纹则采用数码印花技术,可以固色的同时,也更具艺术表现力。
而女单自由滑,陈虹伊带来了新节目《我欲飞翔》,今年是她第一次与世界级著名花滑编舞劳瑞合作,采用全新音乐,动作编排借鉴了舞蹈家杨丽萍的作品,一些手势就来自孔雀舞。
“由于动作编排中包含与鸟相关的手势,我们为陈虹伊的战服添加了鸟的元素。”赵雅捷说,服装及配饰的牢固,是选手完成动作、不被扣分的必要条件。所以,在设计时,需要用面料仿制陈羽毛形状,采用具象的羽翼来点缀衣服,形成抽象化鸟的感觉。
具体到双人滑服装设计,则须避开“雷区”。她介绍,双人滑在比赛中涉及抛跳动作,在对女运动员裙子进行设计装饰时金贝体育平台,要避开男生托举的重点部位。此外,所有服装在完成镶钻后,必须悬挂24小时不可以穿不可以动。
谈到此次赛服设计,刘莉感概“时间太紧张了”,工作周期是原来的一半,整体数量增长了两倍。团队今年8月8日接到任务邀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10名主创设计和数十人的制作团队,共为16位运动员完成了26套赛服的设计工作。“整个团队加班加点,熬夜赶制,经常半夜12点还在讨论细节。”
了解音乐、大量调研、设计手稿、制作裸服、镶钻装饰、陆上试穿、冰上试穿……一件花滑比赛服从无到有,从设计到上身需要多个环节。
“有些队员音乐和动作还没完全确定,我们只拿到音乐小样去做调研,出设计草稿。”赵雅捷说,服装对于运动员来说就是战袍,选手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穿上满意的服装有利于他们在赛场上更好的发挥。 其中,与运动员更好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因为此次工作任务时间特别紧张,部分服装还没有完成陆上试穿。
金博洋的动作难度系数高,对服装轻度等各方面要求也是最高的,因为时间原因,他的短节目新赛服只完成了裸服试穿。
“裸服试穿,陆上试穿和冰上试穿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冰山试穿需要选手做一套完整的比赛动作,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赵雅捷说,当加入装饰或者做造型感设计,运动员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衣服,冰上试穿时金博洋觉得还是重了一点,比赛结束后,团队又对其服装做了进一步调整。
另外,为了让服装兼具美观和艺术观赏性,色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张承来老师负责服装染色,我们想要的效果张老师都能帮我们实现。”赵雅捷说。
张承来是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的教师,也是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十面埋伏》《长城》等作品的服装染色师。
“染色并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完全依靠经验的积累来保证效果。”张承来介绍,材质不同,上色程度也不一样,但展现出来必须是一种颜色。比如陈虹伊此次比赛穿的中国风服装,由丝绸、氨纶和纱等多种面料组成,为了不影响美感,染色时在各个材料结合处须实现色彩的自然过渡,这都要依靠染色师把握和控制。
刘莉表示,花样滑冰是一个高度融合艺术与竞技的体育项目,“考斯腾”则是兼具艺术性与运动性能的特殊服装。在“好看”的同时,还要求面料轻、拉伸性好。
在今年的比赛中,服装有一半面料来自国内企业。“我们以前也追求国外面料,但是因为疫情情况复杂,国内企业也特别努力,配合度高,我们也愿意把更多机会给国内的生产商。”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倪赛力(右二)带领设计团队与中国花滑协会主席申雪(中)在2019中国花滑大奖赛上。
刘莉所在的北京服装学院下设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艺工融合”是北服的办校特色。
2019年12月,刘莉带领科研团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 重点专项“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术”项目,该项目是备战2022冬奥会唯一服装专项。
她介绍,针对冬奥备战服装设计,科研团队在研发上主要解决“快、美、护、暖” 四个关键技术问题。
其中,“快”针对的是短道速滑、高山滑雪等竞速类项目服装,解决空气动力学问题,“服装或者装备与空气的摩擦力小一点,也许成绩就上去了。对于运动员来说,0.01秒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就会拿到一块奖牌,服装可以从这个角度做科技提升。”
花样滑冰服装的定位是“美”,将运动和表演结合,其关键还是如何更好地表达“美”;“护”涉及训练过程中装备的保护性能,主要针对冲击类损伤。
针对使用冰刀的情况,还有一种是刺割类防护,之前都是直接购买国外面料,或者让国外代加工。现在已经有专门项目小组在进行刺割类防护面料的研发工作。
“暖”属于低温保护功能,对于所有冬季项目都会用到“暖”。刘莉介绍,这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提升纤维保暖率,二是主动加热技术,把电的能量转化成主动释放出来的热量,将加热膜和线植入训练服装中。 “像越野滑雪项目,在零下30摄氏度的情况下进行训练,环境比较严酷。”目前,保暖样衣已经设计完成。
她表示,从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角度来看,如何把面料生产出来并应用到服装上,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