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老城市,如今正在焕发新活力。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了一场“老城市新活力”主题
在广佛交界的紫坭岛上,几根高耸的老烟囱临水而立,它们见证着这座厂区往日的辉煌。这座投产于1953年的紫坭糖厂曾是广东的利税大户,其生产的“含笑牌”白砂糖是无数“老广”的“甜蜜”回忆。
据了解,紫坭糖厂于2000年破产后关闭,厂区空置后由广州市番禺区番发集团有限公司接管,并租予广州市紫泥堂创意文化有限公司运营。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下,园区在保护的基础上,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市规划院”)深度合作,充分利用政府部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激励政策,使园区的整体风貌和核心价值均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不断探索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活化利用实施路径。
为挖掘紫坭糖厂的工业遗产价值,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多次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调研,在2023年修订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将工业遗产正式列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保护对象之一。指导紫泥堂文化创意产业园(紫坭糖厂旧址)挖掘展示糖厂历史工艺流线和产业发展历史进程金贝体育官网。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中,将园区整体列入历史风貌区:重点保护厂区工业格局、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厂区环境、生产流线、生产建筑、附属设施以及近当代生产活动的历史记忆,促进园区在价值保护展示基础上进行合理活化利用。
光保护起来还不够,园区运营方与广州市规划院以规划为引领,充分利用园区的区位与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借助与影视拍摄、文化旅游产业需求相匹配的工业建筑空间特色,以影棚等产业空间为核心,规划酒店、商业、文化旅游等产业配套空间,通过设计全流程介入、运营前置思维,分区、分期、分类逐步盘活园区遗产建筑和存量空间,以“绣花功夫”推动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充分发挥工业遗产价值,逐步带动周边村镇发展,提升园区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经过一系列改造,紫坭糖厂于2022年纳入广州市第一批工业遗产、2023年成为广东省第二批工业遗产、园区十余栋工业建筑成功申报为工业遗产核心物项,并荣获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广州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金贝体育官网、3A级旅游景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据广州市紫泥堂创意文化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梁光介绍,目前园区已经建成运营6座电影拍摄棚,影视产业已初具规模。2022-2023年期间紫泥堂园区承接拍摄的电影、广告、短视频、服装平面等等数以千计。已为多部上映的热门电影提供影视拍摄服务,2024年龙年春节档最火热电影《热辣滚烫》、2024年元旦档票房冠军《一闪一闪亮晶晶》,以及《绝望主夫》《热搜》等影片都在园区取景拍摄。
近年来,广州黄埔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老城区的存量社区空间已逐渐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此背景下,由广州市规划院主导设计的广州市第三少年宫,像一把打开城市新章的钥匙,改善了社区城市风貌,现已成为黄埔区城市文化的新地标。
“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传统建筑智慧与现代设计理念实现了完美的结合。”据该项目的总设计师胡展鸿介绍,第三少年宫借鉴岭南传统地域建筑智慧,并将绿色建筑理念贯彻到全设计过程中,通过建筑通风模拟与能耗模拟,设计出一套类似人体表皮一样可以“呼吸”的建筑系统,从而适应亚热带湿热气候环境。
“它还是广州为数不多在公共空间不用开空调的现代建筑。”胡展鸿表示,该建筑充分考虑了通风、遮阳、隔热的需求,在保证人体舒适的前提下,公共区域全年实现自然采光通风、不开空调,年均节省电量高达200万度,通过降低能耗每年可减少26%维护成本。此外,项目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大量儿童游戏元素,让建筑变得“好玩”起来,墙面、地面、天花等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孩子们的“玩伴”。
夜幕降临,室内灯光透过彩虹流动表皮渗透到城市,如同施展了魔法的银河,发出梦幻般的星光。目前,广州市第三少年宫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远不止于教育和培训青少年。它更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公共活动的重任,成为周边居民社交互动的平台、城市客厅般的存在,通过立体的庭院花园、采光中庭、空中连廊等开放互动空间承载当地居民的多彩生活。
泮溪酒家起源于1947年,由粤人李文伦创办,60年代初由岭南建筑大师莫伯治院士进行设计营造,当中荟萃岭南庭园特色及其装饰艺术的精华,是驰名中外的岭南园林酒家。但由于年代久远,泮溪酒家经过数次改建、加建,原莫老时期的风貌已不可见。
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下,广州市规划院和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联合设计,对泮溪酒家进行“微改造”提升。改造过程中关注历史文化情景的重构,还原泮溪酒家历史格局,重现往昔荔湾历史风情,在不动结构、不改功能、不增面积的前提下以最小作业量最大限度重现莫伯治院士本初岭南庭院布局的山水脉络构想,以老城市的“老”唤醒荔湾湖畔的文旅新活力。
项目以莫老原始设计的图纸及记载为基础,参考相关西关及荔湾湖畔历史图卷,识别出最有价值保护和展示的部分,确定了应被复原或拆除的构造和景观。最终的设计通过恢复经典庭园格局、重塑岭南园林酒家建筑风貌、立面整体提升等方法,重塑岭南园林酒家建筑风貌,恢复往日绿水红湾热闹精致的历史风貌。
值得注意的是,为还原泮溪酒家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和其后蕴含的精湛民间工艺,设计团队邀请了岭南传统工艺大师对建筑装饰构件、门扇、窗户、栏杆、灰塑进行修复,将广东传统“三雕”“两塑”工艺更完整地体现在酒家内外饰上,使酒家成为岭南名匠和工艺的博物馆,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的活态展示场所。
泮溪酒家微改造的推广将助力大荔湾湖片区的历史线索及景观肌理连线成片,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广州民间位于珠江和古城之间的长堤一带,长堤拥有“中国金融第一街”的美誉,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央银行并选址于此。为发掘广州商脉,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越秀区人民政府指导下,广州市规划院以产业振兴为切入点,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符合骑楼街保护、功能业态升级、街区特色展现与人居环境提升的城市设计方法。
据介绍,该项目采用渐进式更新改造和局部新建相结合措施,逐步引入民间金融、商务办公和文化旅游功能,促进地区产业进行转型升级。越秀区政府成立广州民间管理委员会,进行制度建设、金融监管、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工作。为发挥平台优势,广州民间金融街管理委员会提出“钻石29条”,对企业、人才、载体提供政策优惠,激活楼宇经济,吸引民间金融企业和高端人群。园区引入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专业服务机构,同时补足配套服务设施,构建民间金融产业生态系统。
此外,项目重塑了沿街骑楼街面、修复传统街巷尺度,延续历史环境。通过立面做“减法”,恢复骑楼街的传统风貌。优化提升慢行系统。通过采用小转弯半径、拓宽步行空间、增设自行车专用道等方式,提升慢行环境品质。为提炼地区文化特色价值,项目增设中国民间金融博物馆,利用实物、历史图片、场景再现、互动、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展现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历史,全方位展示近代广州在民间金融业的引领地位以及现代广州长堤民间金融街的建设历程。
经过10年发展,仅占地59公顷的广州民间金融街园区入驻机构总数达752家,以全区1%土地面积累计创造了超70亿的税收,为超100万户“三农”、中小微企业、个人提供融资超5000亿元,培育新增3栋纳税贡献过亿的“亿元楼宇”。